教育部直属机关“优秀创新工作案例”:扶贫工作办公室



发挥体系联动优势,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组织体系健全、远程教学体系覆盖面广是国家开放大学的特色优势之一。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中,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发挥体系的联动优势,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一、形成体系联动,合力推进强效果

总部抓统筹、投资金,分部抓管理、强服务;总部做规划、解难题,分部提需求、重落实。全体系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统筹协调,狠抓落实,紧紧围绕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乡村基层干部学历能力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形成定向帮扶的强大合力。

 

二、面向广大农村,培养致富新农民

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把培养农民大学生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全国42个分部1378个学习中心,开设25个农科类专业,突出实践技能和地方特色课程,把最实用、最适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农民朋友。

 

三、面向革命老区,实施“长征带”工程

“十三五”时期,学校在红军长征经过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选择25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定向帮扶。受援贫困县的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免费接收本专科教育;有能力、有愿望上大学,但由于家庭贫困,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免费接受国家开放大学相关专业本专科学历教育;围绕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广大务工人员群体,免费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四、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援助

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共建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探索在雪域高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新路子。在双语教学、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等方面,给予新疆特殊支持,为新疆培养少数民族急需人才。

 

五、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共享优质资源

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建设了300余间云教室,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学习者同上一堂课,免费推送各类优质学习资源,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缓解边远地区师资不足等问题。为湖南1.86万农民大学生免费配发了移动学习终端——“O学派”,建设“滇西学习网”等,为边远民族地区建设“国开书屋”。

国家开放大学扶贫工作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协同性。国开总部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体系优势,统筹协调各有关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统一部署,明确分工,共同实施,协调推进,上下联动,集团帮扶。二是精准性。面向广大农村、边远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不同群体,精准立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同时精准选择扶贫攻坚的不同策略,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三是实效性。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具体办学机构,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立足自身实际,准确把握需求,坚持尽力而为,合理使用资源,因地制宜施策,扶真贫、真扶贫。

截至2018年春,学校累计培养40多万名农民大学生,培养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传播先进文化、践行终身学习的带头人。面向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累计培养6万多名少数民族干部,为边疆稳定、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国开“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免费招收乡村基层干部1467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229名,为11445名受援学生发放助学金共572.25万元,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个,受益人308名,努力隔断贫困代际传递,服务脱贫攻坚。已经建设了321间云教室,为湖南1.86万农民大学生免费配发了移动学习终端--O学派”,计划再援助建设18间云教室、25间计算机网络教室、27间“国开韬奋书屋”、17个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预计2018年全部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