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开放大学联合学习小组举办主题读书班

       按照《关于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年轻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6月28日,老年开放大学联合学习小组以“学用新思想”为主题,举办了主题读书班,来自老年开放大学、中专校两个部门的年轻干部集体学习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学习小组成员在前期自学的基础上,以依次领读的方式,再次原原本本学习了“总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中国教育前进方向”这一章节的内容,随后,大家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

       学习小组组长温书宇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自豪自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首次对教育给予这样的定位,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我们从事的事业伟大而神圣。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自省,要深刻理解“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上肩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巩志芳谈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从师资入口抓起,要建立完善的后期培育机制。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人之师,才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学质量。

       彭彤谈到,基础教育是培育青少年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家庭教育等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发展理想,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力打好各类教育基础,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让更多人有更多的机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扎实走好教育发展道路的每一步。

       穆星妍谈到,作为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我们要以坚持文化自信为动力,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中去。新时代有新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刻,教育更是重要一环。只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有效深化教育改革。我们应该强化责任意识,从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在办学体制、经费投入机制、人员管理模式、课程内容及形式等多方面勇于尝试,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符合期待、实用易学的教育产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杨晓泽谈到,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华。我们当代教师更应该彻底贯彻严格执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学生和学科内容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才能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侯艳琴谈到,在全球交流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在面临西方主流话语权的现实背景下,我们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可贵,一方面,它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一套自主的逻辑思路、思想基础、理论资源;另一方面,教育也必须服务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在从文化自信中汲取教育的发展动力,从教育的发展中推进我们的文化自信,二者互为相倚、共同发展、一体推进。

       闫俊谈到,教育决定着人类的未来,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教育应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未来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高分的学生,而是培养能够与时俱进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大爱精神、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脊梁,培养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创新型的全球化人才,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挑战,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未来。

       此次读书班是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举措之一,作为强化继续学习、系统学习意识的载体,作为交流思想体会的平台,能够让青年干部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更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