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红色基地,重温爱国经典——人文马院联合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色活动

肖婉莹

2019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了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和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人文马院联合党支部通过成立井冈山小组、延安小组和西柏坡小组三个党小组,采用走访红色基地、阅读红色文化经典论著和观看爱国主义红色影片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丰富的学习和调研活动,以进一步加强党员政治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支部党员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杨莹、肖婉莹、徐笑笑、孙福万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考察、走访传统文化机构等方式进行调研,并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

杨莹参观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1977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石鼓镇建立了“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和“红军长征文物陈列室”。纪念馆展览以红军长征及红军过丽江为线索,以文字和图片展览为主,兼有部分红军过丽江时遗留的实物展品。展厅外墙和红军长廊上,展出了丽江书法家和画家的长征诗词、对联和画作。来到这里游历瞻仰,不但自己再次学习了长征精神,也让自己的下一代亲身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及红军长征的历史,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肖婉莹参观了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潍县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城市攻坚战,经过36天鏖战,歼灭国民党军4.6万人,拔掉所谓的“鲁中堡垒”,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有力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为了纪念1432名指战员,2009年立碑纪念,象征着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高如泰山,象征着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重如泰山,象征着人民政权的红色根基稳如泰山。生长在和平年代,深刻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浴火奋战,忘我牺牲,才有了强大繁荣的新中国。而我们也应继续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用满腔热情、无私奉献和忘我的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弘扬爱国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宣传和普及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徐笑笑将实地调研和观看红色电影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体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通过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和观看爱国影片《甲午风云》,她深有体会。首先,有国才有家,任何时代国家和政府都要争取强大自主。清政府的愚昧腐败,不仅使老百姓民不聊生,也使仁人志士流血牺牲而无法挽回败局。面对内忧外患、大厦将倾,不能委屈求和,而应奋勇抵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二,“道”与“器”缺一不可。北洋水师可以造船,可以打炮,却打不胜仗,与其他关键“配套”不足有关。例如训练有素的军事队伍,高效的管理体制等等,也就是“道”。强大的国家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两者相互制约,相互成就,缺一不可。第三,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清王朝两百多年历史,极鼎盛有时,极衰落有时。给我们的教训是必须居安思危。今天我们正在民族复兴的路上,道阻且长,必须不懈努力!

孙福万走访了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北京修德谷国学文化中心、北京通州金宝国际幼儿园托婴中心和琅嬛书房等机构,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深有感触。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经典推广项目,也有融入日常生活的国学教育项目,主办者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间团体,形式多样,值得关注。此外,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六必居”公司将“六必居”祖训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修德谷”将传统文化和研学旅行相结合,“蜜友邦妮”正在从中国古代家风家教中寻找育儿智慧,琅嬛书房则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完成了《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并正在着力探索当代书房文化的升级再造……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家机构还都非常注意将传统文化教育和互联网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平台介绍产品、传播品牌理念,效果良好。这些机构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为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支部部分党员利用学习强国APP等渠道,观看了爱国主义题材经典影片,并撰写学习心得,包括《地道战》《建国大业》《士兵突击》《狼牙山五壮士》《铁道游击队》等。

王海平、付彧、肖婉莹观看了电影《地道战》。通过重温经典,王海平回顾了为革命群众机智、勇敢而感到自豪的童年记忆,学生时看过很多爱国主义影片,印象深刻的就包括《地道战》。影片既有被欺压的愤怒感,又有中华儿女利用智慧团结一心奋力反抗的畅快感。在国开工作的过程中,曾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了北京顺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体验到了当时革命党员和群众的抗日智慧。她指出,至今20多年,作为中国人,时刻不能忘掉国耻,不做麻木的中国人,要时刻保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正义感。付彧认为,全剧高度反映了高家庄老百姓的集体力量、抗日勇气和生活智慧,百姓们巧妙地把土洞、地窖变成家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既接地气,又充满了抗日爱国的勇气和不怕敌人的战斗热情。肖婉莹通过再次回顾这部电影,不仅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更深刻体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即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宝贵的财富,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轩红芹、于庆尧等党员观看了《建国大业》。轩红芹深有感触,她认为,峥嵘的岁月,历史的角逐,恢弘的制作,灿烂的群星,构成了一部不凡的作品——《建国大业》。《建国大业》已经结束,建国大业仍在进行……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七十周年,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不忘初心,不畏将来,珍惜今日,爱我中华。于庆尧认为,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流过鲜血、迈过泥潭,无数烈士前仆后继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回望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我们更应当将历史铭记于心,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转眼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七十华诞,这段历史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不放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

除了红色电影,还有很多优秀的爱国主义电视剧。朱瑾观看了《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作为一个“倔驴”,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决心毅力,从一名不合格的新兵,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精锐兵多次征战保家卫国的故事。许三多把集体、部队和国家摆在首位,面对困难意志坚韧、处变不惊,朱瑾认为,只有心中有信仰,为集体、为人民、为国家,才能不因一时得失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判断,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

支部还有部分党员通过阅读红色文化经典和优秀文学作品,深入学习体会革命精神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孙红林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他认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肯定了资本主义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也深刻、准确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的诉求,批判了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种种学说,用科学方法说明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张丽媛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用典》,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悠久的精神追求,更感受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音。